翻一翻各童书购买平台的评论区,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评论。尤其是媒体过一段时间就会爆出一条假乐虎国际网页,类似某某夫妇屯书过多,丈夫体检发现癌症,原来是图书污染所致……
今天这篇科普文章来自我的闺蜜,奇想国的副总编辑@代冬梅。她特别邀请到了奇想国资深印制经理,也是一位给自己的两个女儿读书多年的爸爸,一起聊了聊大家都关心的“书”和“味道”的那些事儿。
爱书人常说纸质阅读是有温度的,其实这温度里就包含了纸香、墨香给人带来的真实感与愉悦感,这很重要。
此外,线装图书在用胶水粘合以外,还会用棉线像缝衣服一样地固定书页。为了让外观更加亮眼,很多图书也会增添工艺设计,例如覆膜、UV等,因此也会相应地增加一些材料,例如棉线、塑料薄膜、光油等。当然,如果是专门设计的触摸书、玩具书、立体书等,材料就更多了。
(什么是覆膜?精装图画书通常都会有覆膜。即在书封上附上一层或反光或不反光的透明塑料薄膜,以此来保护封面纸张不会因为反复翻折而开裂,也让封面防水保持清洁乐虎国际网页,还能提亮封面)
但最常见也必不可少的还是纸张、油墨、胶水三种基础原料,以及在童书中普遍使用的给图书封面穿上一层皮肤衣的塑料薄膜。
一般童书出版常用的胶板纸、轻型纸都是原纸,就是用原木纸浆与竹纸浆制作而成的纸张,它们的表面触摸起来有程度不一的颗粒感。
胶版纸相对密实平滑一些,轻型纸则颗粒感更强、更加古朴。这两种纸张,通常而言都有轻微的味道,凑近闻时,你会发现主要是淡淡的木材味道。我们所喜爱的书香,大多就是指这种味道乐虎国际网页。
正因为这种表面粗糙的原纸特性,胶板纸和轻型纸用于印刷时,吸墨更深,因此最终呈现的画面会偏暗,适合有此类需求图书的印刷。而且,不少胶板纸与轻型纸都有一定的黄度,反光性弱,有很好的护眼作用,较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觉得疲劳。
此外还有一种童书出版常用的纸张,叫铜板纸,也叫涂布印刷纸,就是在原纸表面涂上一层极薄的白色涂料,让纸张变得光滑无颗粒,是一种能够很好还原图画效果的纸张,多用于印刷画册。因此,在儿童图画书中应用非常广泛。
这种纸张,因为表面所涂刷的一层涂料为化学制品,经过晾晒挥发后仍会留有非常轻微的味道。但此类味道对人身体基本无害,并且经过长时间晾晒后也会基本挥发。
之所以称之为“环保”,是因为大豆油墨是将大豆油轻度提纯后,与色素、树脂等添加剂混合制成的油墨。
相较于传统油墨采用的石油提纯物,大豆油提纯物更为纯净,它所需要的色素量更小。同时最为重要的一点——
大豆油墨不含VOCs挥发性物质(这是石油所含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份而且含有芳香族多环碳氢化合物,为最强烈致癌物质之一),无论对读者还是对印刷工人都是很重要的安全保护。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是不是加了“绿色印刷乐虎国际网页”标志的才是大豆油墨印刷?其实现在绝大多数正规印厂都用大豆油墨了,这已经成为新的行业通用标准。但这个标志并不是强制使用,所以很多书都没有。
此外,大豆油墨附着性很好,耐热耐摩擦,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翻阅书刊时,即使反复摩擦,手上也不会蹭下墨来。
大家回想一下,从前的报刊,翻看时是不是很容易蹭上一手黑?而这一手黑中因为含铅,对健康是有损伤的。
大豆油墨采用植物油,因此也不含铅。所以,总的来说,现行的大豆油墨是一种对环境、对、对经济都很友好的油墨。
但是,大豆油墨并不是完全无味的。这种味道对人身体健康是无害的。想要完全无味,就需要加入添加剂,对于安全无害的大豆油墨味道来说,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比如用单一黑色的文字书,只用一种黑色油墨,且用量小,几乎就闻不到味道;而全彩、满幅画面的图画书,用四种颜色油墨叠加印刷,用墨面积大、量大,多少就会有一些油墨味道留存。
此外,油墨与不同纸张接触,油墨吸收情况不同,油墨味道与纸张味道的混合方式不同,也会导致味道及其浓度有差别。
油墨是黏稠液体,书页印刷完毕后,都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晾晒、干燥。这个晾晒过程也是纸张、油墨味道再一次挥发的机会。经过足够时间的晾晒,纸页上的味道大部分通常都能散去。
胶水和棉线一般用在书脊位置,用来固定内页,粘合书芯和封面。合格的印刷厂采购胶水、棉线都受到国家环境方面的严格监察,一般都安全无味。
而塑料薄膜本身就有一定的味道,通过热压印贴合到图书封面上时,会产生一定的味道,但同样会经过晾晒过程,等候味道挥发散去。
当一本图书经过印刷、装订、塑封完成,进入物流、销售通道后,书页中纸张、油墨、覆膜产生的味道其实还在挥发过程中。
此时爸爸妈妈也不用慌张,将书页翻开,晾晒几日,味道自然会再次散去,再拿回来读就好。我们通常收到新买的衣物都要过水清洗一遍再上身穿。其实,图书也是一样的道理。
3、如果为了追求完全“无味”,想办法去除这些味道,反而需要添加一些化学添加剂去中和,这样其实是有害无利。
近些年,国家以印刷厂为落脚点,对印刷制品所有材料、制作工艺的安全性都有严格监控。而盗版图书完全在监控之外,所用材料、设备、技术安全性无从考证,也无法保证是否安全,更无法追溯,出了问题也找不到人投诉、解决。
给孩子读那么多书,我一直很想了解图书的纸张、印制、工艺等等信息,你们也很有兴趣是吧?大家多多转发分享 ,满满妈去约更多的业内人士来做专业的科普和解读,为大家买书、屯书、存放书、读书,提供更有力的支持。